飼料添加劑工業作為飼料工業體系的核心,是飼料工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飼料添加劑工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品種增加,產量增長,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體系,為飼料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截至2010年底,全國已登記注冊的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共有1200余家,產品種類繁多,有100多種,其中飼用磷酸鹽類產量最 大,占飼料添加劑總產量的70%左右,飼用賴氨酸、飼料保藏劑(抗氧化劑、防霉劑)、礦物質微量元素、氯化膽堿、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等都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和產量,在國際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科技進步、國際交流的增加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力的促進了飼料添加劑企業的快速發展和產品創新。中國的部分飼料添加劑產品在國際市場已有較強的競爭力,也一路引發了全球同類產品價格的下滑。如:磷酸氫鈣、維生素、賴氨酸、抗氧化劑、微量元素等。中國飼料添加劑工業的迅速發展,極 大地推動了中國飼料生產加工業的快速發展,也拉動了飼料產品市場競爭的加劇。在此重 點談一下維生素、氨基酸、酶制劑等產品的發展狀況。
1 維生素
目前我國各類維生素原料生產企業約120家,飼料級維生素總生產能力約22萬噸左右,實際生產量約占總生產能力的85% 。來自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 心的統計分析認為:全國維生素產量約24萬噸,其中氯化膽堿14萬噸左右;維生素C約8萬噸;其他維生素產量2萬一3萬噸。由此可見,我國飼料級維生素生產及需求已占世界總量的很大份額,中國每年飼料級維生素市場需求量約l5萬噸,占全球飼料級維生素市場需求量的1/5。我國已成為世界維生素生產與需求的重要市場。國內14種維生素基本實現國產化,告別了飼料級維生素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2 氨基酸
2.1 賴氨酸
中國賴氨酸產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由當初的幾千噸產量發展到當前的7萬多噸。主要的生產廠家有長春大成生化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大泉賴氨酸有限公司、安徽豐源生化公司、牡丹江綠津生物公司等企業。國內的生產能力已能基本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單是吉林大成生化公司一家的生產能力就能支撐中國賴氨酸需求的半壁江山。生產能力的擴大必將提高我國賴氨酸的產量。
2.2 蛋氨酸
我國九十年代初從法國羅納一普朗克公司引進技術,采用斯卑希姆公司的設計和關鍵設備,由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承建,投資6.5億多人民幣,在天津化工廠建設1萬噸/年規模的DL一蛋氨酸裝置,于1992年8月建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裝置設計能力一直不能正常發揮。1997年羅納一普朗克公司再次與天津化工廠合作,成立了合資企業“渤海(天津)羅納一普朗克蛋氨酸有限公司”,經過對裝置進行檢修后,從1998年1月開工至今產量達到該裝置建成以來的最 高水平,1999年產量達到3000噸,2000年達到3311噸,2001年1800噸,2002年停止生產。這是我國唯 一生產飼料用蛋氨酸的裝置,即使這套裝置達到設計能力,仍然不能滿足國內飼料工業需要。
3 酶制劑
目前,飼料用消化性酶種主要有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α一淀粉酶和糖化酶;非消化性酶種主要有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其中非淀粉多糖酶主要包括阿拉伯木聚糖酶、β一葡聚糖酶、纖維素酶、甘露聚糖酶和果膠酶等。
目前飼料用酶制劑的使用中,肉禽和乳仔豬飼料中應用最多,反芻和水產動物應用較少;就日糧針對性而言,玉米豆粕型日糧用酶占絕大多數,其次是小麥型酶制劑,2002年雜粕型酶制劑開始在市場上推廣應用。就應用的飼料類型來說,基本上都應用于全價配合飼料中,濃縮料和預混料中極少使用。近年來,我國畜牧業和飼料工業發展十分迅速,飼料資源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長期以來,我國主要以豆粕作為蛋白飼料原料,造成豆粕供應日趨緊張,價格不定期上漲波動。因此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使用棉粕、菜粕等雜粕來替代豆粕以降低成本。但由于雜粕含有較高的纖維素等非淀粉多糖,高雜粕日糧飼用效果不如人意。國內外一些飼料酶制劑生產廠家根據這一情況相繼推出了雜粕型日糧專用酶制劑產品。
4 飼料級礦物質微量元素
我國礦物質資源比較豐富,配合飼料所需的微量元素幾乎都可生產。與其他類的添加劑相比,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盡管國內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但生產能力完全可以滿足需要,而且生產水平還在不斷提高,有些產品的結晶水已由7水減到1水,如氧化鋅、硫酸銅等。再有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鹽的生產也在不斷增加。
5 飼料級微生物添加劑
微生物添加劑過去多稱為益生素(Probi.oties),又叫微生態制劑(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主要是通過添加有益活菌,直接補充體內有益菌。應用最多的是乳酸桿菌、雙歧桿菌、芽孢桿菌、放線菌、光合細菌、酵母菌等多種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物構成的一種活菌制劑,可以直接飼喂動物,它能夠在數量或種類上補充動物腸道內減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物,調整或維持腸道內微生態平衡,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和機體的抗應激能力,減少動物疾病,提高生產性能,具有抗病、治病、促進生長多種功能。我國微生態制劑的研究始于70年代,農業部批準使用的飼用微生物添加劑共計l2種,分別為:干酪乳桿菌、植酸乳桿菌、糞鏈桿菌、屎鏈球菌、乳酸片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納豆芽孢桿菌、嗜酸乳桿菌、乳鏈球菌、啤酒酵母菌、產朊假絲酵母、沼澤紅假單孢菌。目前以芽孢桿菌、乳酸桿菌研制為主,產品多為單一菌劑。
我國生產飼料級微生物添加劑的企業、單位有500多家,如北京百林康源和北京好友巡天公司,北京東方聯鳴和巴氏公司,山東寶來利來和六和農牧科技園,廣東農科院畜牧所和廣州希普公司,福建博大和上海創博公司,新疆天康集團和湖北安琪公司,四川平大和成都明智公司,沈陽升泰和、河北金龍公司等等,都有一定生產規模。
中國飼料添加劑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產品品種少、數量少,國外如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多達300多種,我國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只有200多種,說明我國飼料添加劑工業的發展明顯滯后于飼料工業的發展,不能完全滿足飼料工業的需求,有些飼料添加劑,如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等現在還基本依賴進口;技術落后、力量薄弱、研發滯后于需求,新品種、新劑型飼料添加劑研究開發緩慢;缺少創新,仿制為主;條塊分割、各自為戰,重復研究多,造成資源浪費;缺少行業標準,形成監管漏洞和誤區,從而導致食品安 全問題;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等等。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國家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建立飼料添加劑安 全標識與追溯制度;企業應積極進行技術改革和產品創新,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實現規模效益;科研機構應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開發出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等等。
從今后的發展看,我國的畜牧業將從單純的高產型向高產、優 質、安 全、專用、資源高 效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食品安 全和環境保護等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飼料添加劑工業的發展要與國家的基本政策相適應。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重視:飼料添加劑的研究開發必 須與國家基本政策相適應;加強開發技術含量高、添加量小、作用效果明顯的產品;開發具有我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前瞻性的新型飼料添加劑品種與劑型;以科學發展觀實現我國飼料添加劑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環境保護、生態保護以及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等;綠色飼料添加劑,如能夠替代抗生素的飼料添加劑等,將成為今后發展的熱點和重 點。我國飼料添加劑的研究與開發落后于發達國家,并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同時也表明我國飼料添加劑的研究與開發以及推廣應用還大有潛力可挖,中國飼料添加劑工業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