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酶制劑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面包烘烤業、果品加工業、造紙業、紡織業、污水處理、能源生產等行業和領域。我國最早的酶制劑工業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過去的20年里.我國的酶制劑主要以淀粉酶、糖化酶為主,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纖維素酶等比較高級的酶類產量相對較少,且酶活性較低、競爭力不強。
在全世界上百個有名的酶制劑企業中,丹麥NOVO公司牢牢把持著龍頭地位,占有50%市場份額,杰能科則其次,占25%左右市場份額,其他各國酶制劑生產企業分享余下的25%市場份額。工業上使用的酶制劑基本上分為二類:一類是水解酶類,包括淀粉酶、纖維素酶、脂肪酶、果膠酶、蛋白酶、乳糖酶等,占有市場銷售額的75%以上。目前約有60%以上已用基因改良菌株生產的,NOVO公司使用的菌種有80%是基因重組菌株。第二類是非水解酶,占市場銷售額10%左右,并有逐年增大的傾向,主要是分析試劑用酶和醫藥工業用酶。食品工業中,用于淀粉加工用酶所占比例仍是最大,為15%;其次是乳制品工業,占14%。酶在食品、紡織、制革工業等傳統的應用雖然已相當廣泛,技術上也已很成熟,但是仍在不斷發展。
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酶制劑工業目前已初步具有一定的規模。但由于我國酶制劑工業起步較晚,受國外同行業公司的壓力較大,國外酶制劑公司仍然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特別是一些比較出色的公司,例如,諾和諾德公司(Novo Nordisk)、丹尼斯克公司(Danisco)等。我國酶制劑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研發資金、人員投入不足,研發能力差。相比之下,國外酶制劑公司在研發上的資金投入約為其銷售額的10%左右(國內公司很多不到1%),有的甚至高達19%。例如,諾和諾德公司在1998年競把19%的銷售額用作科學研發,而研發人員占職工人數的23%。這是制約我國酶制劑工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
2.設備落后,生產水平較低。總體而言,國內酶制劑公司的各項生產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較為落后。大多數工廠還沿用硫酸銨鹽析工藝或發酵液直接噴霧干燥工藝.
3.制造技術落后,產品種類少,供應范同有限。我國生產的酶制劑一直都是未經除菌操作的粉狀粗酶制劑, 這在國外已經淘汰。國外大多生產的是液型酶制劑,并且經過嚴格的除菌操作,使用安全、純度較高。
酶制劑產品可以應用到諸多領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此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例如如何盡量減少污染又不影響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而在很多領域,酶制劑產品可以起到有效解決或緩解環境污染問題的作用。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酶制劑工業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的酶制劑產品被應用于生產和生活當中,酶制劑產品的市場也將穩步增加。